兴化天宝大酒店怎么样?

发布时间: 2024.10.22

精选回答
1.施耐庵(1296~1371),本名彦端,又名肇瑞,字耐庵,号子安,汉族,江苏兴化人(一说浙江钱塘人)。祖籍泰州海陵县,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,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(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)。中国古代著名作家,元末明初人,长篇古典小说《水浒传》作者。明嘉靖十九年(1540),高儒《百川书志》载:“《忠义水浒传》100卷。钱塘施耐庵的本。罗贯中编次。”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《七修类稿》中说:此书为“钱塘施耐庵的本”。万历年间,胡应麟在《少室山房笔丛》中指出:“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,特为盛行。”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《水浒传》作者。(附:罗贯中也为《水浒传》作者2. 罗贯中(约1330—约1400),汉族,名本,字贯中,号湖海散人,籍贯山西太原府祁县。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、戏曲家,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。一生著作颇丰,主要作品有:剧本《赵太祖龙虎风云会》、《忠正孝子连环谏》、《三平章死哭蜚虎子》;小说《隋唐两朝志传》、《残唐五代史演义》、《三遂平妖传》、《粉妆楼》、和施耐庵合著的《水浒传》、代表作《三国演义》等。3.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4月16日)。明初军事谋略家,汉族,字伯温,谥号文成,元武宗至大四年(1311)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(今南田山武阳村于1948年划归温州文成县)。祖籍江西宜丰天宝祖父刘顺七,父亲刘之奇世居天宝。元末明初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通经史、晓天文、精兵法。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、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,因而驰名天下,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。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:“吾之子房也。”4.高启1336~1374)明代诗人。字季迪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,因自号青丘子。明初受诏入朝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编修。洪武三年(1370)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,他固辞不赴,返青丘授徒自给。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。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合称“吴中四杰”。其诗雄健有力,富有才情,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。学诗兼采众家之长,无偏执之病。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,又死于盛年,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。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,富有生活气息。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,风格雄劲奔放。有诗集《高太史大全集》,文集《凫藻集》,词集《扣舷集》。5.张士诚,元末泰州白驹场(今江苏省大丰市西南白驹)人,小名九四,出身盐贩,汉族人。至正十三年(1353年),与其弟士义、士德、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,攻占泰州、兴化、高邮等地。次年正月,在高邮称诚王,建国号大周,改元天。高邮曾一度被元大军包围,后因主帅丞相脱脱临阵遭贬,元军自乱,他乘势出击获胜。十五年,由通州(今江苏南通)渡江南攻。次年初,攻占常熟、平江(今江苏苏州)、松江、常州等地,并定都平江。随后,与朱元璋军交兵。十七年,败于朱元璋军,他投降元朝,被封为太尉。此后成为割据浙西一大势力,曾多次运粮接济大都。二十三年,派兵进攻安丰(今安徽寿县),逼走刘福通和韩林儿,自称吴王。二十七年,平江被朱元璋军攻破,被俘至应天(今江苏南京),被朱元璋俘虏后,由于不投降与朱元璋,被朱元璋杀死后,碾成了粉末。5.常遇春(1330~1369) 字伯仁,号燕衡,汉族,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,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,明朝开国名将。宋朝南渡时常氏迁来怀远,到常遇春已经是第七世。其父常六六,母高氏。其妻蓝氏生有三子三女。常遇春字伯仁,生于公元1330年(元朝至顺元年)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,貌奇体伟,勇力过人,猿臂善射。23岁时,适值元末,朝政日非,天下大乱,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各地农民纷纷起义。常遇春适此啸聚绿林草泽中,后在和阳归顺了明太祖朱元璋。常遇春只活到40岁,就病死于柳河川。一生为将未曾败北。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,军中有“常十万”之称,人美称他为“天下奇男子”。死后,被追封为“开平王”,故六泉口又有“开平寨”之称。当地村民为纪念常遇春智勇过人,还在大古岭下的在百丈潭侧建庙祭祀,当时称将军庙,庙址所在村落因此得名将军村。该庙规模壮观,翘檐飞角,庙内塑有常将军全身像。抗日战争中庙宇为日军焚毁,但村民仍保留“拜将军年”的旧俗。6.刘福通(1320~1365)颍州(今安徽阜阳)人,元末红巾军首领。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。至正十一年(1351年)五月,乘元廷徵民夫修黄河之机聚众起事,攻占州。因以红巾为号,称红巾军。随后,攻占河南许多州县。十五年,立韩林儿(韩山童之子)为帝,称小明王,以亳州(今安徽亳州)为都,建国号大宋,年号龙凤。他历任平章、丞相等职,掌握大宋的军政大权。元廷派兵镇压,亳州失陷,迁都安丰(今安徽寿县)。后分兵三路攻略陕西、山东、河南、山西、河北等地,兵锋曾达大都附近的柳林(今北京通县南)。十八年,他统兵攻占汴梁(今河南开封),作为都城。次年,汴梁被元军攻破,退守安丰。二十三年,张士诚军围攻安丰,他与韩林儿往滁州(今安徽滁县)依朱元璋。后被朱元璋命部将沉于江中溺死(一说在安丰阵亡)。
精选回答
“田公元帅”的传说已有千年的历史。黄石镇江东村“飞云庙”主祀的戏神田公元帅,原名雷海青,系唐朝著名乐师。自唐郑处诲《明皇杂录补遗》记载至今,关于田公元帅的传说,人们用莆仙戏剧目、书籍、专题片等各种方式,传播其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。据说闽中主祀田公元帅的宫庙计480多处,其他旁祀的则不计其数。福建省各个剧团,如泉州梨园剧团、福州闽剧团、越剧团,均有信仰戏神雷海青的习俗。台湾省民众有三分之一信奉田公元帅。2010年11月,《田公元帅的传说》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莆田梅妃故里――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中心,建有东、西并排的两座千年宫、庙。东是浦口宫,崇祀唐朝的莆田才女江梅妃;西乃飞云庙,被誉为莆仙戏神第一庙,供奉唐代宫廷乐师雷海青。宫、庙同建共存,不是偶然巧合,而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。  唐郑处诲《明皇杂录补遗》记载,天宝十四年,安禄山发动叛乱,次年攻入长安,捉拿文武朝臣及宫嫔乐师等,送至洛阳。安禄山在凝碧池赐宴,持刀逼众乐师奏乐,宫嫔歌舞。雷海青抗命不从,举起琵琶痛击安禄山不中,被安禄山下令肢解示众。于是,雷海青的忠烈事迹传播天下。安史之乱平定后,唐玄宗追封为“天下梨园都总管”。梅妃亦于安史之乱中殉难,里人在其故里兴建浦口宫纪念她,并在其西侧建了一座奉祀雷海青的庙宇,称为“飞云庙”。 飞云庙中,立于清嘉庆庚午年(1570年)的碑记载:“飞云之庙,巍峨华丽,耸云霄而昭日月;邻北极而镇东江,肆并皆环,千年共庆。境中建庙崇祀田圣元帅……”从碑文“千年共庆”一词可以推算,清嘉庆时,飞云庙已立千年之上。为了纪念雷海青传播梨园乐技之功以及缘于对其忠烈精神的崇仰,兴化民间艺人遂将其神化,尊为“田公元帅”,奉为戏神。断句有人认为“都元帅”三字,乃代表最高阶级的元帅,或是禁军统帅,故该断句为“田,都元帅”。另一派说法是,因为“田都元帅”生长于田地之间 ,所以断句应该是“田都,元帅”。或言应断句为“田,都元帅”,道教中有不少“都元帅”,“都”为中心义。如首都。
精选回答
古称杨州、邗越、广陵、吴州、广陵郡、江都府淮南翼元帅府、江都、维扬1、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,2015年是建城2500年,古代有时作杨州(按:汉碑中杨字皆从“木”,从“手”系后人所改,王念孙有详细考证),相当于现在的“省”。据唐代杜佑《通典》所载,在古扬州地域内,设有三十九个郡府,一百九十六个县。2、春秋时,称“邗越”(后建立邗国,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,后被吴所灭,建吴都)。3、秦、汉时称“广陵”、“江都”等,东晋、南朝置“南兖州”。4、周时称“吴州”。汉武帝时,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,其中有扬州刺史部,东汉时治所在历阳(今安徽和县),末年治所迁至寿春(今安徽寿县)、合肥(今安徽合肥市西北)。5、玄宗天宝元年(742年),改扬州为广陵郡。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,广陵郡复改扬州。6、天祐十六年(919年),杨渭(隆演,杨行密次子)正式建吴国,以江都为国都,改扬州为江都府,改元武义。7、元惠宗至正十七年(1357年),朱元璋军占领扬州,改扬州路为淮南翼元帅府,寻改淮海府,属江南行中书省。8、二十一年,淮海府改维扬府。二十六年,改称扬州府。扬州府领高邮州、通州、泰州3州及江都、泰兴、仪真、如皋、海门、宝应、兴化、六合、崇明9县。
精选回答

扬州古称广陵、江都、维扬,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。传说在长江下游,有两个国家,一个叫吴国,一个叫越国。吴王夫差挖京杭大运河,建了一座城。春秋时扬州,称“邗越”(后建立邗国,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,后被吴所灭,建吴都)。秦、汉时扬州称“广陵”、“江都”等,东晋、南朝置“南兖州”,周时称“吴州”。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“扬州”,延用至今。
精选回答
酒店位置不错,在戴南镇属于比较好的酒店,早餐不错。戴南镇经济发展不错,12点以前镇上比较吵,而酒店的玻璃隔音不好,12点以后才能静下来。

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