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凉市崆峒区广成花园B区有房子转让吗?

发布时间: 2024.12.27

精选回答
黄帝的老师广成修练圣地

广成子,黄帝时期汝州人,住临汝镇崆峒山上。为道家创始人,位居道教“十二金仙”之首。传说广成子活了1200岁后升天,在崆峒山留下了两个升天时的大脚印。一说广成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,《太上老君开天经》:“黄帝之时,老君下为师,号曰广成子。消自阴阳,作《道戒经》、《道德经》。黄帝以来,始有君臣父子,尊卑以别,贵贱有殊。”   《神仙传》是这样介绍广成子的:广成子是古代的一位神仙,住在汝州西南崆峒山的一个石洞里。黄帝听说后曾专程去拜访他,向他请教修炼道术的要诀。广成子对黄帝说,“你所治理的天下,候鸟不到迁徙的季节就飞走,草木还没黄就凋落了,我和你这样的人有什么好谈呢?”黄帝回去后三个月不理朝政,什么事都不干,然后又去见广成子,很恭敬的跪着走到广成子面前,再三叩拜求教修身的方法。广成子回答说:“修道所达到最高境界就是心中一片空漠,即看不见什么,也听不见什么。凝神静修,你的肉体必然就会十分洁净,你的心神也会非常清爽。不是你的身体劳顿,不是你的精神分散,你就可以长生。注重内心的修养,排除完结的干扰,知道过多的俗事会败坏你的真性。我能牢牢的专注于养性,永远心境平和清净无为,所以活了一千二百岁,而形体上没有一点衰老的迹象。得到我道术的可以成为君王,失去我道术的只能成为凡俗之辈。我的道将把你引向无穷之门,游于无极的原野,与日月同辉,与天地共存。凡人都将死去,而得我道的人却会长存于天地之间”。 崆峒山一带汉代为皇家猎场“广成苑”和重要军事重镇“广成关”均为纪念广成子而命名的。
黄帝拜访广成子后,广成子授黄帝《道戒经》七十卷,《自然之经》一卷,《阴阳经》一卷。黄帝是华夏人文始祖,我们有理由说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老师是汝州人。    “天下崆峒有三”处,1、北有甘肃平凉崆峒山 2、中有河南汝州崆峒山 3、南有广东阳春崆峒山
北崆峒山——甘肃平凉崆峒山地理位置: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,东瞰西安,西接兰州,南邻宝鸡,北抵银川,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。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,主峰海拔2123米,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,具有极高的观赏、文化和科考价值。自古就有“西来第一山”、“西镇奇观”、“崆峒山色天下秀”之美誉。 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,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,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,动物300余种,森林覆盖率达90%以上。其间峰峦雄峙,危崖耸立,似鬼斧神工;林海浩瀚,烟笼雾锁,如缥缈仙境;高峡平湖,水天一色,有漓江神韵。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,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。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,气魄宏伟,底蕴丰厚。  古往今来,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。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,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,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《庄子·在宥》和《史记》等典籍中均有记载;秦皇、汉武因“慕黄帝事”、“好神仙”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;司马迁、王符、杜甫、白居易、赵时春、林则徐、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、华章、碑碣、铭文。崆峒武术与少林、武当、峨嵋、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。 中崆峒山——广成子住汝州崆峒是国内大部分学者公认的。四五千年前,汝河流域雨量充租,汝河的水面10几里宽。汝州西部崆峒山周围一片汪洋,崆峒山实际是个小岛,岛上有个天然石洞,广成子就住在石洞里。崆峒山西南约两公里是伏牛山脉的牛头山,这一带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的仙景,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人看到。这样的地方当然是“神仙”求之不得的地方。汝州有关黄帝问道广成子的地名传说也很多。
南崆峒山——位于广东阳春市城西3公里处,山中有一岩洞,叫崆峒岩,岩洞分五层,可游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。山下有岩,岩中有寺,寺外有峰,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俱全,以古雅清幽为特色,亦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岩中的禅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丁丑年间,清乾隆二十一年阳春县令姜山重修。崆峒岩有众多字碑、壁题,是古人智慧的结晶,尚存摩崖石刻近100幅。
精选回答
回答如下: 崆峒山,位于甘肃省平凉市,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。自古就有“中华道教第一山”之美誉。西接六盘山,东望八百里秦川,南依关山,北峙萧关,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,交汇于望驾山前,海拔高度在1456—2123.5米之间,垂直高度为667.5米,主峰海拔2123米,森林覆盖率达95%以上,总面积83.6平方千米。 传说,被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,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;秦皇、汉武亦慕名登临;司马迁、杜甫、白居易、赵时春、林则徐、谭嗣同等文人墨客笔下多有赞誉。崆峒武术被誉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。延伸资料:崆峒山位于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5千米处。东起太统山的二道沟、花炮岭和泾河地区的柳树沟,西至宁夏的泾源县县界,南达大阴山、十万沟,北至大象山,总面积83.6平方千米,主峰海拔2123.3米。区内发现有三叶虫、笔石等古生物化石,受差异风化、水冲蚀、崩塌等外动力作用,形成了黄土高原上独有的石柱峰林等丹霞地貌及地质构造遗迹,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[14] 。东瞰西安,西接兰州,南邻宝鸡,北抵银川,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,自古有“西来第一山”、“西镇奇观”、“崆峒山色天下秀”之美誉。
精选回答
2123米崆峒山,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的一座道教名山,有着“中华道教第一山”的美誉。因地处丝绸之路的“关中要塞”,自古就有着很高的知名度,而且崆峒山的历史十分悠久,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!崆峒山集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,西接六盘山、南临关山,东望百里秦川,自古以来就有着“崆峒山色天下秀”的美誉,是一座让人赞不绝口的道教名山。
崆峒山不仅道教文化十分浓厚,而且景区内的自然条件也是十分好的,崆峒山的森林覆盖率达95%以上,在面积83.6平方千米的景区内,随处可见的都是绿色。虽然没有位列五岳之一,但是崆峒山的海拔高度也是很高的,其海拔高度为1456—2123.5米,主峰海拔更是达到了2123米,比华山低不了多少米。自1994年以来,崆峒山就成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,成为了一个十分热门的道教名山。而且崆峒武术,更是被誉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,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崆峒山的知名度。
崆峒山的风景可以概括为“崆峒十二景”,分别是香峰斗连、仙桥虹跨、笄头叠翠、月石含珠、广成丹穴、元武针崖、天门铁柱、中台宝塔、春融蜡烛、玉喷琉璃、鹤洞元云、凤山彩雾。
精选回答
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,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崆峒山上。崆峒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,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遗址之一。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,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重要篇章,被广泛传颂和传承。
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,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,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这里山势险峻,景色秀丽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奇山”。在这里,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深厚底蕴,也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的美丽和壮观。因此,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,成为了崆峒山的重要文化和历史遗产,也成为了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朝拜和旅游的重要原因。
精选回答
是峒字,念 [tóng]汉字峒,读音:tóng,崆峒,山名,在甘肃;dòng,山洞。多用于地名。基本释义峒 <名>山洞。 (多用于地名)古籍解释康熙字典《广韵》《正韵》徒红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徒东切,𠀤音同。崆峒,山名。本作空桐。《尔雅·释地》北戴斗极为空桐。《注》戴犹値也。一作空同。《庄子·司马彪注》空同,当北斗下山也。《前汉·武帝纪》逾陇登空同,今作崆峒。《唐书·地理志》崆峒在岷州溢洛县。《史记注》在陇右。《雍州录》在原州高平县,卽筓头山,泾水发源,今平凉府西,卽崆峒山。有广成子宫。

推荐

猜你喜欢